一、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
1.無端地縱容
有些家長特別偏愛孩子,即使是男孩犯錯,也會無原則地遷就,不加管教。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感到,不管做什么,別人就會順從,變得自私、無法無天。男孩的錯誤越大,家長越要管教,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自然就會發生不順從、與家長對立的局面。
2.過分自卑
青春期的孩子很脆弱。學業困難,來自家長與老師的嚴厲管教,同學間的磨擦會影響男生的情緒,使他們叛逆。損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缺乏及時的安慰與啟迪,男孩子就容易驚慌,或對周圍事物不友善,而且容易與父母吵架。
3.壓力
許多父母討厭男孩反抗,最常用的管教方式是對男童說“聽話”,但過于順從的小孩,往往會成為叛逆兒童。一些孩子從來不會違背父母的意愿,但是如果他們不反抗,也不代表沒有沖突,他們只是把它埋在心里。隨著自覺性的提高,他們將更愿意經營自己,并不惜任何代價去反抗父母的管教,從而引發激烈的沖突。
4.渴望得到注意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情緒不穩定,會叛逆。他們想以不同尋常的叛逆行為引起周圍人的注意。要表現出獨立,他們就喜歡批評、否認所有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家長的管教時,往往會用尖銳的反諷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二、怎樣管教孩子最合適?
1.兒童應被愛,而非嬌慣。家長不要過分溺愛孩子。第二,適當地滿足孩子的某些需要,讓孩子學會珍惜和尊重。最終,要學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請求,并說明理由。
2.留心小孩。溫暖放松的家庭氣氛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釋放壓力。第二,讓孩子自由說話,當發現孩子情緒不正常時,父母要找適當的時間和孩子談話,引導孩子。第三,絕不能稱孩子為“壞孩子”,家長不應對孩子給予完全負面的評價,而要看到孩子的優點。
3.兒童有選擇權。與孩子討論有關的事,而不為孩子做決定。
4.家長應給予子女發展的自由空間。常與孩子討論各種問題,肯定孩子的努力。對于青少年而言,教育的基本原則是理解與尊重。
家長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采取積極有效的管教方法,幫助男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使其自覺地認識對錯。如果家長有主動性,就可以幫助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