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傾聽與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開始接觸這個世界,開始有了對這個世界的思考,此時也是孩子三觀形成的時期。外面的世界魚龍混雜,孩子所接觸的信息太多,難免會和父母傳統的觀念產生矛盾,在互相不愿意了解的前提下,就會爆發沖突。這就是絕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叛逆的原因。
其實這種叛逆的孩子并不難教育,因為孩子叛逆的原因是在思想上和父母產生了沖突,是雙方達不到共識導致的。這樣的孩子只要吃過一次虧或者遭受過一次打擊后,孩子的叛逆心理就會減弱。
父母要做到未雨綢繆,在孩子受到傷害之前,就要讓孩子明白他的思想錯誤之處。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坐下來和正在叛逆的孩子深入交流,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也許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是一時的,他只是受到了同學或者社會的影響。作為父母要做的是傾聽和理解,正確引導讓孩子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父母也要“降權”
很多父母有一個錯誤觀念,那就是:孩子就是我的附屬品。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了孩子在家庭中沒有地位,孩子在這個家里沒有參與感。父母是家里絕對的統治者,這樣孩子逐漸產生了叛逆心理。
父母在家里獨攬大權,孩子長期處于壓抑的環境中,最終導致孩子不得不奮起反抗,去做那些與父母想法相違背的事情。所以在處理這類問題時,父母要思考自己在家中是否過于“獨裁”。
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一些事情,甚至讓孩子做決定、提出建議。也許孩子的一些決定并不成熟,甚至不理智。父母要做的應該是正確引導,告訴孩子,什么樣的決定是正確的,什么樣的決定是負責任的,孩子在其中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自己的三觀。父母把權利分下去,讓孩子去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還給他一定的自由,也許他會思考得更多。
在處理孩子的叛逆時,很多家長會想到“打一頓就好了”,恰恰相反,父母的暴力只會導致孩子更加叛逆。家長的每次選擇都會改變孩子的人生。而家長能否找到背后的原因,就是解開孩子叛逆的鑰匙。這些原因往往來源于家庭、孩子本身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