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應該對孩子的早戀態度粗暴。方法簡單。如果發現孩子陷入早戀,孩子不愿意放棄他們所愛的對象,父母不能用嘲笑、責罵甚至懲罰來對待孩子,不能偷看孩子的信。跟蹤和監視孩子,更不用說沖向學校或對方的家了,這只會適得其反。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羅密歐愛上了朱麗葉,因為雙方家庭都是世仇,他們的愛情被極力阻撓。但是來自家庭的壓迫并沒有讓他們分手,反而讓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我們稱之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是指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會得到加強,戀愛關系會更加牢固。
當一些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有早戀時,他們往往會立即找到分手的方法。這種處理不僅不能達到目的,還可能使他們的關系更加牢固。因此,建議家長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懂得理智,動之以情,不要太心急,而是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處理。
青少年早戀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1、意朦朧:他們對早戀的發展結局并不清楚,只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
2、內心矛盾:既想接觸又怕被發現,早戀過程中的快樂與恐懼并存。
3、變化無常:一對一早戀缺乏持久性,一般不會持續很久。
4、選擇差異:在行為方式上,有些青少年的早戀行為非常隱蔽,通過信件、電話等方式傳達感情,但有些青少年非常開放,在許多場合,就像一對夫婦。在關系方面,大多數早戀青少年的主要活動是一起聊天,交流秘密感情。除了談感情,有的甚至發生性關系。在年齡偏好上,女孩喜歡成熟的男人。男孩喜歡比自己小的女孩,在交往中體現自己的陽剛之氣。早戀有八種類型:愛慕型、好奇型、模仿型、從眾型、快樂型、補償型、逆反型、病理型。
從生理上講,青少年早戀背后隱藏著人類原有的生育本能。目前,人類性成熟與實際生育后代存在明顯的時間差距。性成熟早,生育活動晚。我們必須正視性成熟和性本能沖動影響青少年心理和行為的事實,清醒地認識早戀的本質。
從心理上看,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后,隨著性生理的變化,性心理必然會發生復雜的變化。中學是十三四歲到十七八歲,人生經歷了第二次誕生,心理接受了第二次斷奶。中學生性生理的萌發和逐漸成熟,導致性心理的變化。對兩性關系感到神秘、敏感、微妙。情緒變得紊亂和脆弱,加上缺乏分析和判斷能力,自我克制能力不強。因此,一些青年學生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利影響和不良意識的誘惑。有的同學看了關于異性生理的書刊,浮想聯翩;有的男生為了贏得女生的青睞,熱衷于扮演保護者的角色,展現自己的英雄氣概;有的女生在經歷了一段驚喜、害羞、猶豫的心理過程后,有一種朦朧的交友欲望。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由于學生進入青春期,他們不僅有青春期的新奇心,而且開始關注異性,接近異性,容易產生愛和追求的情感,還有一系列的思想問題。如果這個時期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指導,早戀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不能正確引導早戀,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現為:1.分散精力,影響學業;2.情緒沖動,種下苦果;3.分心,影響風氣。有人做了跟蹤調查,發現早戀者婚姻成功率極低,中學時相愛的人最終能組成家庭的人并不多??上У氖?,這種苦果比甜果更可愛,浪費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早戀的出現離不開社會、家庭因素、心理和思想因素。因此,要解決學生早戀的問題,首先要做好心理和思想的預防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