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里有個叛逆的孩子,生活從此就永無寧日。你會隨時被打擾,無能為力,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失望和崩潰,最后只能寄希望于時間。
叛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叛逆與青春期無關。
的確,有的青春期的孩子不叛逆。相反,他們自律友好,與父母關系和諧。偶爾發脾氣吵架很正常。關系中總有不能滿足需求的壞脾氣。
還有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青年期叛逆,甚至中年叛逆、老年叛逆——所以叛逆與年齡無關。
所謂叛逆,通俗理解就是不聽話,那么,不聽誰的話呢?
通俗是指權威,如家長、教師、領導、無形的規則、制度、規定、社會標準和普遍價值觀。
叛逆是對抗他們,不聽他們的話,目的是激怒他們,攻擊他們,生氣。
二、那父母到底該如何對待自己叛逆的孩子呢?
1.站在孩子的角度。
一句蒼白的我為你好沒用。而且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我估計很多人都在企業培訓過,面對客戶、同事或者其他關系,一定要有同情心。如果你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你必須理解孩子的東西,這也迫使父母自學。
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他很容易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父母此時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傾聽,站在他的角度,互相借鑒,互相討論。或許你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
2.保持自尊,點到即止。
其實很多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出現這種情況,自尊心極強,嘴硬。許多父母熱衷于敲碎孩子的嘴,強迫孩子承認錯誤。其實這個時候你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認錯了,以維護孩子自尊的方式教育孩子。
3.別比較。
就事論事,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畢竟孩子沒有拿著這個小區的卡宴或者瑪莎拉蒂的人和你的電動車比較,不是嗎?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反對這種行為(小學生也極其反對,但他不敢向你吐露心聲)。你比你多,孩子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有問題就說問題本身好。蘇炳添的對手是博爾特嗎?很明顯,他的對手是他自己,能提高0.01秒就是大捷,提高0.001秒就是小勝.這次沒考好,錯題是什么造成的?是粗心,還是沒有掌握,還是沒有時間去做?
4.家庭會議和自我決策。
增強獨立意識。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成員,不僅是很多孩子自己的事情,家庭的事情也讓他參與,比如買什么牌子的電腦,分擔家務等等。父母負責孩子自己的事情做SWOT分析,給孩子決策權。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讓他說出自己的邏輯。只要邏輯能自圓其說,你就同意。但是,你的SWOT分析不能白做。讓他為自己未來的選擇遇到的風險做mitigationplan。這樣,他以后就會摔倒,醒來。
5.尊重隱私。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有隱私的感覺。無論是生理隱私還是心理隱私,比如上小學,媽媽都不要和孩子洗澡。孩子也可以有密碼日記。高年級孩子有自己的微信微博或者QQ,也要小心,抑制你的好奇心。
總結:面對孩子的叛逆,首先不要太擔心,多和孩子交談,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格,面對問題,一起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