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離家出走,父母怎么教育?青少年特訓學校五個方法防微杜漸:
青少年叛逆期的初中生經常離開家應該怎么做?小孩離家后,許多家長都會埋怨他們命苦,怎么會攤上這么一個「不聽話」的小孩。事實上,天底下并沒有什么問題孩子,有些只是問題家長,孩子之所以離開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到位。因此,要想防微杜漸,家長必須從自己開始。
(1)父母要仔細反省家庭的人際關系狀況,包括父母之間、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如果關系好了,孩子能夠和父母交流,他就會及時地將面臨的其他壓力告訴家長。父母掌握了孩子的心態,能夠疏導情緒,防止孩子離家出走。假如家庭關系不佳,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孩子和父母隔閡,很難了解其他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努力做好自己的“減壓”工作,坦率地面對現實,和孩子談心,讓孩子對父母的不滿意都說出來。父母沉著思考,當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要勇敢地承認,向孩子道歉。具有基礎的交心之后,與孩子進一步交流,談談彼此面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決實際問題。
(2)對已離開或有離開意向的孩子,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及分析。離開父母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父母感到焦慮和痛苦。事業心強,責任心強的孩子要勇于面對現實,直面各種矛盾和壓力,與老師溝通,與父母溝通,與同學溝通,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信任孩子,也能使孩子自信,他能應付自己所遇到的困難。
(3)父母要仔細檢查自己的教育方法,看有無不妥。不適當的家庭教育,常常是導致孩子離開的直接原因。許多父母的“自居心理”極其強烈,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是為孩子好,一貫“理直氣壯”,也正是這種“理直氣壯”帶來了孩子離家出走的苦果。建議這類父母盡快轉變“自我心態”,傾聽專家、老師和孩子的意見,對自己的做法進行反思。父母的教育態度、方法的改變,會促使孩子接受教育態度發生變化,消除不良隱患。
(4)父母應了解并重視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識,尊重孩子自主自立、努力成長的意愿。少約束,多一些肯定,鼓勵,支持。讓孩子們認識到,離開家并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有許多更積極、更有建設性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讓孩子懂得,挫折能使人的心智成熟。要多學習知識,發展多種生活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生活,迎接未來的挫折。
(5)建議父母與老師和孩子的同學多接觸。從中可以了解很多關于自己孩子的情況,一些異常表現也會提前了解到,能夠及時采取措施。父母和老師、孩子同學的接觸要自然,坦率,確保獲取信息的真實性。
小孩離家出走,人們總認為是孩子的錯,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叛逆可能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不必把目光看得那么嚴肅、你的性格會讓你變得更加叛逆、建議你去直面自己的不同階段,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多與家人、朋友交流,不要僅僅以叛逆的方式逃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