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會產生不良行為?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是特別大的,像是父母平時的行為習慣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還有鄰居的行為。如果經常吵架打罵,那么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就容易有不良行為出現,所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好的環境,讓孩子明白這樣是不好的行為。
有些家長的脾氣比較急,對孩子沒有耐心,所以孩子做得不對就只會打罵,其實這樣是不對的。照顧孩子的時候,需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辨是非。家長要采納孩子正確的意見和想法,還有給予鼓勵,這樣孩子才不會和家長對著干。
如何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1、認真對待第一次
孩子的不良行為第一次就被及時責罰,即使以后二次出現,稍做勸阻孩子就聽從了,出現三次、四次的可能性更少,甚至不會再出現。但遺憾的是很多家長總抱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現在講沒用”的態度,錯過了第一次最佳教育機會,導致以后的矯正確實困難重重。
2、及時懲罰
相信家長一定經常發現此年齡段的孩子哭的同時轉眼就笑,更不用說一個漫長白天之后他怎能記得爸爸或其他人回家批評他的原因,而且家長自己往往也已經忘記了應該責罰孩子。及時懲罰孩子的作用在于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因為什么錯誤行為被責罰的,他也才明白應該改正什么錯誤。
3、冷處理
心理學上又稱“愛的剝奪”。比如孩子有罵人現象,一旦他臟話出口就應采取罰站并不許周圍人理睬他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單獨處于房間的角落,使他更深刻地體驗到不被人理睬的孤獨難受滋味,當然之前先告訴他為什么罰他。需要強調的是很多人不了解合適的冷處理的時間期限,并不是越長越好。
4、教給孩子合適的行為標準
大多數家長認為責罰過孩子就完事了,其實并非如此。孩子的行為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矯正的極有效的方法是,責罰之后教給孩子合適的滿足自己欲望的方法。
5、送孩子去行為矯正學校
行為矯正學校是怎樣的呢?其實這種特訓教育學校是這樣的:軍事訓練加心理輔導的封閉式學校。專收18歲以下的問題孩子,它的性質就是以軍事化訓練來解決叛逆孩子的問題,然后再做心理輔導,把孩子矯正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