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網癮學校:逃避壓力是青少年網癮的主要原因。
網絡成癮者以青少年為主,最小的孩子八九歲,還得到網絡成癮治療中心接受戒治。據調查,近九成的網絡游戲覆蓋了孩子和青少年,其中35%的人屬于較沉迷網游的人群。
孩子在家里、學校、社會被責備過多,因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會選擇虛擬網絡,讓他傾吐自己內心的感情,因為在網絡上,沒有人責備他,也沒有人評判他,因此,網絡對于孩子是一種心理需求。假如我們切斷了這種心理需求,孩子還會有其他的反叛行為,如賭博、偷竊、打架等等。因此,心理決定著孩子是否迷戀網絡。
對孩子的網癮并非沒有辦法,好習慣是慢慢養成的。作為父母,要找出孩子上網上癮的原因,才能治好。戒癮機構要采取科學的方法,主動引導,讓孩子們從網癮的世界中逐步走出來。網絡成癮問題解決不了辦法,解決的根本就是孩子的心態。如果孩子沒有心理問題,網絡成癮也會自然消失。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表現有哪些?
1、強烈的依戀。
網癮患者的心理和行為支配著上網這一活動,上網也演變成其主要心理需求,上網時間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漸增加,進而造成個人生物鐘紊亂。
不能上網時,會感受到強烈的欲望,甚至產生煩躁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網癮后狀況好轉。互聯網是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注意力與興趣單一指向網絡,工作動力減弱,生活質量下降。
2、情緒低落。
上癮的人對網友就如膠似漆,相比之下,與親朋好友的關系卻顯得更加冷淡。網癮患者情緒低落時還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將情感隱藏起來,轉而進行在線傾訴和宣泄。此外,網癮患者還會因為家庭成員的上網限制而與家庭產生矛盾。
面臨著這么多青少年網癮問題,父母該怎么辦?
第一:戒網癮學校認為,通過心理療法治療“網癮”比較有效。其作用在于,消除個人網絡成癮的維持和加重心理因素,能啟發自己去找出網絡成癮的心理原因,并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況,采取心理誘導、心理暗示等手段,對其進行改造,以改善網癮狀況。
第二: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從時間、空間和身體三個層面上避免青少年的網癮。
①從時間上講,體育“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也就減少了上網的時間,此外,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一般交往較廣,參與的社會活動也較多,因此就不容易沉溺于網絡的泥沼中。與普通學生相比,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更多地參與學校活動和社會活動,生的個性能得到充分的調節與發展,性格較外向,更多地參與社會活動,如社交。
②空間上,讓學生在運動場上自由地釋放自己的身心能量,從而減少網癮的發生;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宣泄不良情緒,達到消除心理緊張,放松身心,調節心理狀態的目的,這樣就可以直接給人帶來愉悅和快樂,調節情緒。
③從人體運動的生理角度看,鍛煉作為一種應激刺激,使身體能夠釋放內啡肽、腦啡肽和其他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神經。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預防某些生理、心理疾病的發生。與此同時,人的運動興奮性能從大腦到肌肉,或由肌肉傳遞到大腦。肌肉活躍,由肌肉向大腦傳送的沖動較多,大腦的興奮度也較高。心情會很激動。正是這一道理,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調適人們的情緒。另外,國外一名精神病學家研究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慢跑之后,人體大腦能夠分泌一種精神“愉悅”素-β-內啡,這是一種能夠保持良好精神狀態的物質,能夠防止和改善身體和精神疾病。這說明體育運動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很大的影響。體育運動可以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體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愉悅、競爭的刺激、合作的喜悅。經歷勇敢和堅韌、成敗、挫折和勇氣、搏斗和成功帶來的興奮和喜悅。
假如家中有網癮的青少年,你要鼓勵他鍛煉身體,多讓他做些別的事情,身心健康很重要。戒網癮學校提醒家長確保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時間上網,這樣才不會反叛。星期一至星期五做完作業后可以上網,休息的時候可以放松一下,不過也要督促早睡或做作業。有了父母的幫助,他就會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理性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