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生對學習以外的其他活動有很強的內在動機,他們可以通過將這些活動與學習聯系起來,使他們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利用外部強化形成內部動機或直接培養外部動機。
一、為學生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1、明確的目標是具體的,遠大的目標對初中生沒有積極的作用,適當的目標是適當的難度,這樣的目標學生力所能及,容易強化。
2、適時地賞罰。當學生在學習中努力取得進步時,應該立即給予鼓勵和表揚,尤其是學生。對于不認真學習,經常不完成作業的學生,也要進行必要的懲罰,但懲罰要恰當,讓學生心悅誠服,從內心接受,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抗和逆反。在實際工作中,有經驗的老師發現,使用平等處罰確實可以糾正不良行為,如作業做錯要求重做、打架罵人受到批評、道歉等。這些都是平等的懲罰,濫用懲罰不僅會糾正錯誤,還會使學生厭學。因此懲罰應少用慎用,即要多進行正面教育。
3、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績并進行評價。學習成績的反饋具有信息功能,學生可以及時知道自己在學習上取得了多大的進步,達到了多大的目標,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動機。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采用分數加評語的評價方法,可以增強評價的針對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改善學習環境
二、改進教法
1、教師應加強職業道德,不斷學習,提高知識和專業水平。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新穎生動,不能盲目延長教學時間,否則會使學生在極度的生理和心理疲勞體驗中逐漸形成潛意識逃避學習的動機。
2、聯系家校,尋求最佳教育。家長除了及時聯系老師了解情況外,還應幫助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克服溺愛和苛求的心態,客觀評價孩子,不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發展,更不要試圖從精神和身體上控制孩子。家長也要注意發展孩子的個性和特長,家校有機結合,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空間。
3、對失敗要有正確的態度。同學們應該意識到,學業上的暫時失敗,有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學習,長期持續的成功與長期的失敗同樣有害于學習。由于一直成功的學生自己心里有一種暗示,以后不必再繼續努力照樣可以成功,漸漸地學習動力就會逐漸減弱,學習成績下降,同學們仍然會想不通,此時若再加上其他人格因素,很可能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