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少年封閉式學校的思路值得借鑒
少年封閉式學校:您好,我非常理解您的情緒,您對您的描述并沒有表明您的孩子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但是您的孩子已經厭學了,這與他老師的教育不當以及我們作為父母的處理方式有很大關系。
讀書是件苦差事。孩子進入小學尤其是中學階段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承受不了繁重的學習壓力,便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對教師來說,沒有比學生的厭學情緒更讓人頭痛。由于學生對學習及其相關事務表現出厭學、厭倦、乃至厭惡等心理現象。厭學的學生上課不專心.無故缺席,甚至頂撞老師等。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成了家長和老師們首要解決的難題。
少年封閉式學校解決厭學問題的思路:
一、找出厭學情緒的根源。
許多人以為:厭學嘛,就是對學習沒興趣。要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這種回答在表面上看來是正確的,但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并非厭學的根源。對未知事物感興趣是人的本性。缺乏成就感,是學生厭學的根源所在。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假如每一位老師,每節課都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東西,每天回到家,學生們就可以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如數家珍地回憶起來,甚至可以拿到考試。這樣一來,他會每天活在一種成就感中,這種成就感是他不斷努力的動力,對學習也會越來越有興趣。這樣一來,孩子就進入了學習的良性循環。學習上的困難也會被克服。
二、讓學生感受“老師重視我”。
一般說來,厭學情緒低落的學生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一種自卑。由于學業不成功,父母和朋友和朋友對他都有意見,在他心中,老師.同學們瞧不起自己(即使老師同學都沒有這種想法,他也會這樣想),讓他一直抬不起頭來。而且如果班主任老師能通過某種方式,讓他感覺到"老師是非常看得起我",這就為今后的教育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
三、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
只要有家長和老師的密切配合,就能取得好的成績。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本人覺得只要有老師與家長經常溝通,我們就把孩子的好的和需要改進的方面相互交流,并共同討論所采取的措施。老師和家長幫忙學習困生不僅需要耐心.細心,還是一項長期的.反復的過程,我們的努力不一定會明顯見效,但至少不會讓他掉隊,只要不掉隊,希望還是存在的。父母要注重批評的量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成人,但作為成人的教師和家長,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對于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讓孩子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可以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四、減輕學生的心理、學業負擔。
對許多學生而言,老師和家長往往一廂情愿地對學生施壓,還嫌不夠,家長在家也要孩子開夜車,甚至恐嚇學生,考不上,你就會完蛋,別來見我。孩子在心理和能力達不到或無法承受時,就會產生厭學情緒。為此,教師和家長應盡可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并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實施有效的教育,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
五、教學生如何學習。
"最寶貴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得心應手,大有作為。”強調方法的重要性。許多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一般是因為學習跟不上,常受到老師的批評、父母的責備和同學的輕視。為此,教師和家長,特別是家長及時想出方法,輔導學生學習,工作繁忙,可以有條件地請家教,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只要學生學習進步了,才能使自己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興趣自然就會出現。
少年封閉式學校剖析孩子厭學的心路歷程:
掃除厭學主要是讓孩子嘗到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習負擔;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贊揚他的閃光點,在一些問題上降低標準,逐步提高。試著提高他們的自信。在生活的這個年紀,盡管心是自由的,卻迫不及待地渴求自己還不懂的幸福了,初中學生懷著一種好奇的念頭,去尋找這幸福,他們對快樂很敏感,最終卻使他們將目光投向幸福的幻想,以為是找到了幸福,但在那里,他們并不真正享受到快樂。
中學生厭學很有可能是把自己認為的快樂與學習之外的事情聯系起來,想起想要學習就感到痛苦不堪,對學習產生逃避心理。試著在一定的條件下讓孩子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不限于書本知識),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就足以讓他們的記憶和快樂永遠留在心里。
解決厭學問題,找突破口,持之以恒,這是父母必須要做到的,不能一蹴而就。
孩子會因多種原因而厭學,也可能是因為去上學的動機問題,而認為學習并不重要,也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感到學習沒有希望,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的阻礙和困惑,如家庭環境,同學關系等等。
要解決問題要對癥下藥,孩子不愿告訴你原因,那說明你們之間的交流與信任有問題。一個好的心理顧問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