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進入初高中后,升學壓力變大,學習任務變重,學習壓力劇增,一些青少年學生就出現厭學情緒,對其學習和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那么厭學帶來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1、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形成惡性循環
有嚴重厭學情緒的兒童青少年,缺乏學習的興趣,但是迫于父母的壓力,又不得不固守在教室,學習成績當然不好,更會因此受到老師、家長的責備,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郁情緒,就會更加討厭學習。
2、影響人際關系
面對家長的期望,升學、就業的壓力,厭學者整日生活在不安、緊張、焦慮的消極情緒中,往往會自卑、缺乏自信。孩子更容易自暴自棄,索性和與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報復心理,會出現叛逆、搞惡作劇、欺負弱小同學等行為,嚴重影響其正常人際交往。
3、出現行為障礙
一些高年級的小學生或者初中生由于早期逃學厭學的困擾,加上青春期,反抗心理特別強。這時候,如果逃學厭學問題達不到合適的輔導,會引發更加嚴重的行為問題,如偷竊,打架,喝酒和尋事生非等。
4、危害自信、自尊
厭學兒童通常不是不想好好學習,而是缺乏學習的自信,不良的學習成績更加使他們喪失信心。嚴重者會因此而退學,但是厭學對這些孩子的影響遠不只如此。學習上的受挫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成年后,這些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在愛情、人際關系方面更會因此而受挫。
5、帶壞學習氛圍
厭學者不良的心理反應和人際關系,以及厭學者的不良學習情緒,會影響到其它的同學,易污染班級的學習氣氛,帶壞學習氛圍,導致其它同學和班級整體的成績嚴重下降,降低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厭學不是一件小事,家長們要意識到它對孩子會造成的巨大危害,要積極發現,認真應對。一旦發現孩子厭學,家長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及時作為,讓孩子迷途知返,不可一錯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