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面對叛逆孩子問題的時候,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例如在孩子問題十分嚴重的時候,是否可以對孩子進行大罵,或者怎樣制止孩子的問題才是合理的。但是很多家長都忽視了一些基本原則的問題。
首先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叛逆行為有一個基本的底線,畢竟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很多,但是嚴重性卻是不一樣的。
有些父母的表現是這樣的:
孩子今天沒有把早飯吃完,生氣
孩子今天穿的衣服顯得奇裝異服,必須讓他換下來
孩子今天沒有寫作業卻開始先看電視,堅決制止
如此等等,父母的控制欲過強,就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
另外一些父母是這樣的:
孩子早戀,算了不管,問題不大,以后就好了
孩子在學校打架了,給老師同學買些禮物息事寧人
這種管教方法,遲早會釀成大禍。
那么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什么呢?首先樹立一個底線,例如哪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那么當孩子做了這類事情,家長應該嚴格對待,底線以上的叛逆行為,家長以引導為主,這個時候的心態:雖然我不支持你的做法,但是你也可以慢慢改正。
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會有明顯的邊界感,不會做出什么大的出格行為。有了明確的原則,不僅僅約束了孩子,也約束了自己,因為在這樣的原則之下,就不會對孩子的事情過分控制。
家長除了應該對孩子亮出自己鮮明的原則之外,還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去看看,這樣就能夠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很多時候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夠對他們做出更好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