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仔細傾聽孩子的苦惱,指導孩子多找朋友傾訴
尋找一個同學、朋友或者家人來傾訴自己的不良情緒是一種良好的情緒調節方式。如此一來,一方面讓不良情緒得以宣泄,另一方面,在兒童傾訴煩惱的過程中,可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與理解,也可獲得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新啟示、新觀念,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
指導孩子讓情緒升華,即將不良情緒引導到對自己發展進步有利的方面去
比如,把考試不及格的壞情緒轉化成努力學習的動機。認清并接受現實,發現自身的優點,合理調整目標,不斷前進。
高中女生小莉是個愛發脾氣的女生,媽媽為此曾非常無奈,最近她改變了之前順其自然的態度,主動讓小莉記錄和協調家庭矛盾,承擔起調節家庭氣氛的重任,并且每個周末都要開家庭會議講評。
小莉的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默契配合,不時鬧一出“愛發脾氣”的戲,讓小莉去調查、協調。同時,小莉也不明白其中的“陰謀”,還以為是真的,便樂此不疲,勸告那些人。一段時間過去了,小莉媽媽驚喜地發現,原來愛發脾氣愛罵人的小莉變得能夠包容別人,能夠理解別人,很少發脾氣,家庭氣氛也因此得到改善。
構建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
很多家長總是將青春期的孩子當作小孩子,依然是管教、不尊敬,采用強迫教育,因此經常被青少年所抵觸。父母應該主動改變過去的不平等關系,青少年只有在平等和尊重多于強制的民主氛圍下,才能信任父母,并將父母的合理要求轉變為內在需求。
因此,家長要善于營造一種民主氛圍,不要濫用權利,用平等友好的態度和孩子相處。舉例來說,在發現一個孩子的問題時,不要只會盤問或責備,而是要以同情的態度去了解他,為他著想,耐心聽他講述,然后以平等的身份與他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民主家庭里,家長能嚴格要求子女、批評子女,孩子也有發表意見的機會和權利,孩子也可以批評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