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訓學校:手機已經成為影響親子關系的最大因素
小孩非常討厭學習,尤其喜歡玩手機。說他時,你一發脾氣,說一句,頂三句,或情緒化,特別抵觸,不滿意就發脾氣,有時罵父母,做父母的該怎么做,有什么好辦法?
青少年特訓學校: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我們接到的父母最多的求助是孩子厭學、叛逆、玩手機。同樣可以說,這些問題已成為目前影響親子關系和諧的最大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
青少年特訓學校有以下幾點建議:
1.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
似乎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不在乎父母、否定父母,但是內心深處,這一階段的孩子的內心世界還很脆弱,只到了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想要嘗試著掌控自己的人生,不太愿意別人控制。小孩開始厭學,叛逆,玩手機時,一定程度上是小孩碰到了從未有過的坎,過不去。此時,孩子更需要外部力量——家長的理解,支持與包容,而非批評,責備與強迫。
2.家長必須知道,教育的規則已經改變,你必須要改變。
在過去,孩子們需要保護和照料的環境幾乎完全依靠你,你能掌握他們生活的每個細節。如今,他需要更多的話語權,更需要做決策的權力,他們開始變得獨立,內部秘密增加,活動范圍擴大,許多事都不需要你的幫助,等等。她們通過反抗、不合作來表達內心的需求和立場。因此作為家長一定意識到以前的互動相處模式,已經需要調整了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和自己扮演的角色也需要調整。
3.家長必須意識到他們需要學習和提高。
父母親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但是我們都有意無意地出現了一種“認知陷阱”——即我們認為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確的,即使一些家長感覺有問題,但也會美化自己的偏激行為:“一切為孩子好”。因此,隨著孩子的成長,情況發生了變化,作為家長,我們接受再學習,再教育也是重中之重。例如參加某一班家長講課,沙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和心理成長規律,還可以進行一些親子關系的心理輔導咨詢,進行自我探索學習,認識自我局限,提高親子關系溝通相處能力。
基本上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原因,簡而言之,就是由于學習上的挫折,他沒有像別人所想的那樣去克服這些挫折,反而選擇逃避這些挫折。時間一長,那就會產生厭學,厭學的話要先幫助學生,還是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或精神,由于這一點很重要,當他們擁有足夠的精神和態度時,我相信他們能夠真正克服厭學這些問題,對每一個孩子來說,厭學是一件致命的事情。找到一個認識他的人跟他說一說,先了解他厭學的真正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假如是因為壓力大而厭學,就要給他減壓,若是因為功課跟不上厭學,就要給他選擇機會。
父母親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子女,所以,父母要關心,了解并信任孩子。顯示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決策,能夠融洽地與孩子相處,有共同的愛好,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而不要挑剔孩子。父母自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榜樣,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多數父母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他們對子女寄予很大期望,過高的期望,嚴厲的責備,苛刻的要求,使家庭氣氛緊張,導致學生產生反叛的心理,是學生厭學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