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而學習這場公平的賽跑也越來越引起多數人重視,尤其是普通的大多數,這是一場非參加不可的賽跑。
學習知識原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在考試,分數,補習班的高壓之下,很多孩子不堪重負。
各地都充斥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聲音,甚至不少新媒體上還經常出現如下提問:孩子三歲了對英語不感興趣以后還有希望嗎?
……
這樣的提問讓人哭笑不得,但是同時也引人深思,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多少原本有天賦的孩子,也因此變得厭學。
面對應試教育的特殊環境,孩子們無法自我調節,最后走向另一個不好的極端,抗拒學校,書本和考試。
原本那些驅使學生們努力向前的一切,正在讓孩子們準備逃跑。
然而真正輟學后依然取得成功的人,并不能當成普通人模仿的對象。學習,已經是一條最公平的路,但是好的學習心態不可或缺。
因此,為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態很重要。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部分父母受環境渲染和認知局限,在孩子回到家以后,依然注重著孩子是否在完成學校任務,課后時間是否高效度過。這樣的陪伴只會加深孩子的壓力和困擾情緒,家庭的環境應該是輕松的,正確是的做法是疏導,理解和信任。孩子有了好的心態,其余的一切才會跟著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