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們時刻要意識到身旁有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盯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說教。
2.要有民主的行為作風
父母要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作風民主、和藹可親,這對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長將產生極為有利的影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既是長輩,也是孩子的老師和朋友。
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千萬不能按家長自己的主觀意識采取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家庭內出現矛盾和分歧時,切忌急躁、粗暴,盡可能地熱心腸、冷處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3.和諧的家庭氣氛
家庭成員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關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條件。家庭和諧的關鍵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夫婦雙方,因此,有責任感的家長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女成才,有必要認真研究一下家政科學。
4.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父母樂觀、冷靜、愉快的情緒可以產生強大的感染力,父母應自覺克制自己的煩惱、傷感和憂郁情緒,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
另外,家庭也要注意物質環境和心理氣氛。目前有些家長對家庭陳設、衣著服飾、吃喝娛樂等十分注重,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學習和身心健康卻漠然處之,這是不可取的,任何一位家長都不應低估這種“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